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家庭教育 > 规则意识 > 正文

犯错误效应给我们的启示:父母不要教育出追求完美的孩子

更新日期:2022-01-18 20:18:34  来源:

导读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埃利奥特·阿伦森设计了一个实验:他让一些选手参加了一场演讲比赛,竞争非常激烈。其中有两位才能出众,几乎不相上下,其余的选手能力平庸一些。才...

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埃利奥特·阿伦森设计了一个实验:他让一些选手参加了一场演讲比赛,竞争非常激烈。其中有两位才能出众,几乎不相上下,其余的选手能力平庸一些。才能出众的一名选手在演讲即将结束时不小心打翻了一杯饮料,而才能平庸的选手中也有一名碰巧打翻了饮料。

  实验结果表明:才能出众而犯过小错误的人更有吸引力,才能出众但未犯过错误的排名第二,而才能平庸却犯错误的人最缺乏吸引力

  对于这种现象,心理学上有两种解释:

  一种解释是:一个能力非凡的人给人的感觉总是不安全、不真实的,人们对这样的形象不是真正的接纳和喜欢,而是有距离地敬而远之。鲁迅先生曾说:"凡是神圣的、神秘的事物都是值得怀疑的。"

  另一种解释是从人的自我价值保护角度来说的。通常人们都比较喜欢有才能的人,个人的才能与被喜欢的程度成正比例关系。但是,凡事都有一个限度。如果一个人能力过强,强到足以使对方感到自己的卑微无能和价值受损,事情就会向反方向发展。

  人出于本能,会首先进行自我价值保护。通常,人们不可能选择一个总是衬托出自己无能和低劣的对象来喜欢。相反,一个能力出众者如果能犯一些小错误,则可以降低这种压力,缩小了双方的心理距离,保护了他人的自尊,因而也能赢得更多的喜爱。

  需要说明的是,"犯错误效应"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即犯错误者应该是具有非凡才能的人,而且犯的错误都是些可以原谅的小错误。在阿伦森的实验里,那个平庸又犯错的人成了最不受欢迎的人。也就是说,能力平庸的人即使是犯小错误,给人的感觉也是不可原谅的。

  作为父母,都希望能把孩子培养出能力出众的人,不知不觉会给孩子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和产生情绪上的不满。例如,孩子拿着98分的试卷高高兴兴地回到家里,大人看到之后却说:“为什么没有考100分呢!”大人的这种做法就是在要求孩子做一个完美的人。

  如果孩子一旦形成了完美主义倾向,会产生很多问题。

  首先,完美主义者会给自己施加很多压力。

  他们希望自己能把任何事情都做到完美,总是在和别人比较,和自己较劲。在考试时,自己的分数要能高于其他人;在跑步比赛时,自己要比别人先到达终点;参加聚会时,自己的衣服要比别人漂亮。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提更高的要求,也就会产生很多压力。长期生活在压力之中,人是很痛苦的。

  其次,完美主义者会产生很多的情绪问题。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追求完美的倾向会让他们做出大量的准备工作,他们会因为担心自己做不到而感到焦虑。在达不到目标时他们会感到自责,在不可控的因素出现时他们容易抱怨,甚至对超过他们的人产生愤怒、嫉妒等情绪。

  再次,完美主义者的社交也会受到影响。

  完美主义倾向的人不仅对自己要求很高,也会对他人设置很高的标准。他们似乎看什么都不顺眼,在行为上有好为人师的倾向。他们喜欢教导别人如何去做,频繁的说教会降低他们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甚至让人感到厌烦和无法忍受。他们喜欢挑剔,缺乏宽容之心,这些都容易让别人产生不悦,影响朋友、同事乃至家人和他们的关系。

  最后,完美主义者的幸福感很低。

  和他们所追求的完美相反,现实生活中总是不完美的,或者说根本没有真正的完美。如果一个完美主义者个性比较强,他们会更多的遭受到自我挫败、工作效率低、人际关系、自尊心等方面的伤害,严重的还会导致一些心理疾病的产生。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无意当中把子女当成了实现自己功利目的的工具。大人习惯性地把大人的意识强加给孩子,给孩子提出很多要求,他们的高要求可能会导致孩子形成完美主义人格。

  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是没错的,但是事事追求完美是不可取的。一个优秀的人偶尔犯一点小错误,不仅让他显得更有吸引力,还会让他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能做到这一点,说明他的人格更健全,心理更健康。

 

  本文由“郭利方心理工作室”原创,欢迎关注、点赞、评论,文章谢绝转载。

阅读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