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家庭教育 > 情绪调节 > 正文

巧用心理学:原生家庭本无罪,你能改变的是自己

更新日期:2023-04-06 09:38:33  来源:

导读  丹丹总感觉她的婚姻非常不幸。  她发现老公对公公婆婆很孝顺,对自己却一点都不体贴。比如,老公去超市买菜时,给公公买了他爱吃的甜点,给婆婆买了她爱吃的香蕉,却没有买丹丹...

  丹丹总感觉她的婚姻非常不幸。

  她发现老公对公公婆婆很孝顺,对自己却一点都不体贴。比如,老公去超市买菜时,给公公买了他爱吃的甜点,给婆婆买了她爱吃的香蕉,却没有买丹丹爱吃的东西。

  不仅如此,丹丹发现她的公公婆婆也没有别人家的好。邻居家的大爷大叔见面都是三分笑,永远一副和和气气的样子,她的公公却非常严肃,经常因为一点小事生气。别人家的婆婆对媳妇呵护有加,争着抢着干家务,她的婆婆总是找借口不做饭。

  丹丹觉得自己付出非常多,她几乎没有提过什么要求,凡事先为其他人考虑,却没有得到任何回报。她常常为此不开心,又委屈又生气,大量的负面情绪不仅影响了她的精神状态,还经常让她和老公吵架,后来甚至闹到了离婚的地步。

  在朋友的建议下,丹丹去做了心理咨询。经过心理咨询师的分析,丹丹的婚姻出现问题,和她的原生家庭有很大关系。

  丹丹的父母属于典型的传统家长。他们为了生活终日奔波劳累,很少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对待子女他们只是管好衣食住行,基本没有精神层面的交流。而他们对子女的要求又是那么固执而严苛,听话懂事是唯一的标准。

  孩子表现好了,他们视而不见。孩子的行为一旦不符合他们的期待,他们会毫不留情地指出来,并且习惯性地指责和否定孩子的一切。

  比如,妈妈做饭的时候,问她想吃什么饭,丹丹说想吃饺子了。妈妈却觉得包饺子太麻烦,而且又不是过什么节日,没必要折腾,就做了面条。丹丹不喜欢,吃得比较少。妈妈就责怪丹丹不懂事,太挑食,自己辛辛苦苦做好的饭,她却一点都不珍惜。

  丹丹在学校里和同学闹了矛盾,告诉了爸爸妈妈,他们的第一反应是别人怎么不闹矛盾,一定是丹丹某些行为存在问题。还说丹丹的性格太倔强了,和别人闹矛盾也是不可避免的。

  有一次,妈妈要带丹丹去外婆家走亲戚。妈妈特地给丹丹买了一件粉嫩的小纱裙,但是丹丹觉得这件裙子不适合自己,就不想穿。妈妈却说她事儿太多,还说她要是不穿就不带她去外婆家。

  丹丹上学的时候,对文科特别感兴趣,她写的作文还在市里得过奖。高考的时候她很想报考文学专业,爸爸却说这个专业一点用处都没有,学了也是浪费。她只能遵从爸爸的意愿,读了一个自己不怎么喜欢的工科专业。

  类似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丹丹虽然一直在努力表达自己的意愿,希望父母尊重自己的想法,但大多数时候都会败下阵来。她的内心对父母充满怨气,却又不知不觉把父母对她的评价和要求内化为了自己的行为标准。

  可以说,她的内心是矛盾而复杂的,并且把这种感受带到了婚姻当中。她一方面渴望老公能够像对待小孩子一样对她百般呵护,一方面又不肯好好表达,因为她害怕被拒绝被嘲笑。

  其实老公去逛超市时早就问过她想吃什么,她的回答是“什么都行”,当老公自认为买了她喜欢吃的东西,她又不满意。她的公公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对谁都是如此,并不是针对她一个人。她的婆婆刚开始做饭也很积极,但总是不合丹丹的胃口。婆婆深知自己的厨艺水平有限,做饭也就没有热情了。

  丹丹在潜意识里希望能够通过婚姻修复自己的童年创伤,所以会对婚姻抱有过高的期待。她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小孩子,她希望婚姻中所有的人都能够给予她父母般的爱。这种想法是很不现实的,也是让她屡屡受挫的主要原因。

  丹丹所谓的在家庭中的付出其实就像她小时候努力表现,想要获得父母的关注和认可,但是父母却很少给予她回应,她的内心存在很大空缺。只要这份空缺没有被填满,她的期待就一直在。

  当找到问题的根源之后,丹丹尝试着和父母沟通,说出他们的做法带给自己的伤害。可是她的父母听了却不以为然,还说丹丹就喜欢胡思乱想,还说其他孩子都是这么长大的,人家都好好的,为什么偏偏她有问题?

  那一刻丹丹非常绝望,原来父母一直都不认为他们有什么错。当她把这件事告诉咨询师时,咨询师告诉她父母的反应非常正常,因为很少能有人意识到和承认自己的错误,想要改变他们也是非常难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改变自己。

  原生家庭对自己造成的影响已经摆在那里,想要改变原生家庭几乎不太可能,就算父母愿意做出改变,我们也已经长大。但是,我们可以从觉察开始,改变原生家庭对我们造成的影响。与原生家庭和解,与过去的自己和解,慢慢从童年阴影中走出来。

  做到这些并不容易,但是我们要坚信一点,小时候的我们因为各种原因曾经在原生家庭中受到伤害,但是我们现在已经长大了,已经具备了足够的能量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

  不要因为原生家庭的影响就放任自己陷入痛苦的漩涡,或是变得自怨自艾。原生家庭无法改变,父母难以改变,我们能改变的还有自己。

 

  本文由“郭利方心理工作室”原创,欢迎关注、点赞、评论,文章谢绝转载。

阅读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