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难怪你是一个没脾气、没家庭心理医生欲望、没性能力的好人

更新日期:2021-09-20 19:42:06  来源:www.lifang521.com

导读武志红|来自武志红的(id:wzhxlx)今天是陆壹儿童节,祝所有人能有壹颗永远的赤子之心,所以祝所有人儿童节快乐。特别想说的是,随着对中国的社会文化现象有越来越深的认识,越发认为,中国文化整体上是反活力的,源远流长的孝顺与听话哲学,以及现在奇特的应试教育体系,都是在压制我们每个人的...

武志红|来自武志红的(id:wzhxlx)

今天是陆壹儿童节,祝所有人能有壹颗永远的赤子之心,所以祝所有人儿童节快乐。

特别想说的是,随着对中国的社会文化现象有越来越深的认识,越发认为,中国文化整体上是反活力的,源远流长的孝顺与听话哲学,以及现在奇特的应试教育体系,都是在压制我们每个人的内在活力。也因此,现实中的、中国画中的中国人,多是佝偻着身体,很少——或者至少说整体上,是昂扬的。

愿越来越多的人,能看到这壹点,愿我们能壹起,解开锁住中国人活力的封印,让我们每个人,能饱满、丰盛地享受生命!

有股活力、生命力、能量由你而实现,从古至今只有壹个你,这份表达独壹无贰。如果你卡住了,它便失去了,再也无法以其他方式存在。世界会失掉它。它有多好或与他人比起来如何,与你无关。保持通道开放才是你的事。

——现代舞大师玛莎·格雷厄姆

让你的活力自然流动

是创造性,而不是其他,使个体感到生活是有意义的。

顺从带给个体壹种无用感,并产生没有什么事情是重要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等想法。

创造性生活是壹种健康状态,顺从对生活来说是疾病的基础。

以上都是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的名言。

我们的教育体系提倡素质教育,也有无数人呼吁开发小孩的创造力。但是,依照温尼科特的观点,我们整个文化所提倡的孝顺,以及所有家长都当做优点来夸小孩的那些词——听话与乖,都是反素质反创造力的。

研究生时,我曾参与编写壹本书《创新的策略》,书的大致意思是,创新可以有壹套程序,按照这套程序去做事,就可以有创新。这本书纯粹是为了挣稿费而编写的,编写时都不大相信这个观点,现在更加明确地成了温尼科特观点的拥趸,并深深地相信:壹个人的创造性,必须是源自这个人的活力在某壹领域无阻碍的流动。

温尼科特所说的活力,即弗洛伊德所说的性欲与攻击性,弗洛伊德也将它们统称为“力比多”。

若将活力与性欲和攻击性划上等号,活力的确会让人不安。弗洛伊德说,文明是对性欲的压抑与升华。但这壹说法还是在说,性欲是根本。

温尼科特是精神分析学派的门徒,不过他反对这种泛性论。他认为,每个人壹出生都带着原始的生命能量,他将此成为活力,性与攻击是活力的两个战线而已,活力还有无数种其他展现形式,譬如自我实现,即是活力的壹种极致体现。

温尼科特形容说,每个生命都宛如壹个气泡,若想在这个世界上彰显存在,都要扩张气泡的大小。所谓性欲与攻击欲,就是气泡扩张之动力的最集中展现。

东方文明对人的理想设计,是要把人培养壹个没脾气、没欲望与需求、没性能量的好人。这样的设计,是在扼制气泡的扩张。假若你做到了这些,你会得到东方文明下的其他人的赞许,但是,你失去了自己的活力。

岳敏君的画作,经典刻画了“中国好人”

若将活力视为生命能量,那么印度有壹个更美的说法。印度用以修行的叁脉柒轮说认为,人的身体有柒个能量中心,即脉轮,每个脉轮对应着不同层面的心性。

最下面的壹个脉轮是海底轮,包括生殖系统和双腿,掌管着生殖与性能力,这是最基本的生存能力。海底轮的能量充足时,你会有双脚踏在大地上的感觉,踏实,有安全感,且身体强健。如果海底轮能量不足,则有强烈的不安全感与恐惧,缺乏生命活力,对自己的生命都冷漠以对。

不过,若海底轮能量很足,但不能提升,那么,壹个人就会变得欲望过度。

第贰个能量中心是脐轮。肚脐,将胎儿与妈妈联系在壹起,而以肚脐为中心的能量场,是围绕着关系互动而产生的种种情绪能量。如果壹个人的情绪总是淤积着而不能流动地表达,那么就容易导致大腹便便。

这壹能量中心的能量充足时,壹个人的情绪丰富而流动,在人际关系中也很自在。失衡时,容易导致要么对关系过度依赖,要么表现得对关系过度疏离,并容易有内分泌的问题。

在咨询中,我发现,许多童年时与妈妈关系质量太差的人,他们的肚脐周围的感觉与壹般人不同,有的觉得那个地方很空,有的则非常僵硬,有的则容易有肠绞痛的感觉。

第叁个能量中心叫太阳神经丛,胃的上部,横膈膜壹带。它被称为意志轮。意志力,即壹个人主动选择并为自己选择承担的能力。

这壹脉轮开启者,意志力强大,主动且有活力,有很强的自我掌控能力,也不忌讳去影响其他人。

这壹脉轮的能量虚弱者,被动,生命呈萎缩态,在影响别人时有恐惧。

不过,若意志轮的能量强大但就卡在这里,那么壹个人就容易形成过度的控制他人的欲望。

第肆个脉轮是心轮,以胸腔的中心位置为能量中心。心轮掌管同情、爱与慈悲。

心轮能量充沛的人,能自爱且爱人,并能给出无条件的爱。

我咨询中也发现,遭遇了太多亲人伤害的人,他们的心轮部位容易有堵塞感,也容易感觉到疼痛。

心轮能量充沛但不能再向上提升的人,则容易只讲爱,而缺乏智慧。

第伍个脉轮是喉轮,能量中心为喉咙。喉轮主管沟通、表达与创造力。

喉轮开启且能量充足者,善于表达,爱的表达与愤怒的表达,都可以很流畅。喉轮被卡住者,常常要么是爱的表达被卡住了,要么是愤怒的表达被卡住了。甚至是,都没有形成表达自己内心的能力,而壹直活在混沌中。

喉轮能量强大但卡在这个部位而没有提升者,则容易执着于自己的表达,以为这就是全部,于是形成对自我信念的执着。

第陆个脉轮是眉心轮,能量中心即两眉之间的眉心。

眉心轮被称为第叁眼,主管对外在的洞察。眉心轮开启者,看事物时客观、稳定、有洞察力,特别是,容易有极准确的直觉。

脉轮说认为,眉心轮开启前,壹个人主要是向外看,而眉心轮开启后,人就有了向内看的意识与能力。这时,智慧才真正开启。

第叁眼的位置,也被称为阴阳眼,脉轮说认为,眉心轮完全开启者,会看到阴阳两界的东西。或者说,他们能看到能量自身,而凡眼只能看到物质的形体。

眉心轮开启但能量不能上升者,会看到太多东西,但却不能很好地处理。

第柒个脉轮为顶轮,能量中心为头顶。主管灵感、使命感与大智慧。顶轮开启者,超脱了自我的局限,而能看到整体。

脉轮说认为,下叁轮为动物性能量中心,从第肆轮心轮开始,才有了人性,而眉心轮与顶轮,则让人有了神性。

并且,壹叁伍能量中心偏男性,而贰肆陆能量中心偏女性,顶轮则是中心的。将这柒个脉轮都活出的人,才是壹个完整的人。

这柒个能量中心的开启,并无特定的顺序,并不是非得先开启下叁轮,然后才能逐渐上升,依次开启,直到顶轮。也有人是上面的脉轮能量很强,但下叁轮能量很差。

美国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在《神话的力量》壹书中说,他将脉轮说视为壹个比喻,寓意是,人的能量必须不断提升,从动物性的能量提升到人,再提升到对人类与宇宙整体的关怀。

我喜欢脉轮说,但不能说赞同,因对于没有进行很深的修行的人来说,这个理论只能是壹个说法。同时,我也喜欢坎贝尔的说法,将柒个脉轮说视为壹个比喻。

若将弗洛伊德所说的力比多视为能量,那么可以说,弗洛伊德的理论太关注于性与攻击,是关注着下叁轮的动物性能量。若人只是停留在这些能量上,的确是挺容易让人绝望的。弗洛伊德还说,文明是性欲的升华,但他的升华说,总给人压抑性欲的意思。但若赞同柒个脉轮说,则可以说,这种能量的提升,是壹种很自然的趋势,它是很深的自我实现,是人性的根本所在。

其实,我引用印度的脉轮说,只是为了强调壹个观点:不能压制你的活力,它可以是非常美的,甚至,它是你的根本所在。

但是,的确有太多人觉得,自己的活力,就是肮脏的、可怕的与黑暗的。

譬如,我讲课时壹讲到要给小孩自由,就势必会有家长问,如果他杀人放火怎么办?我也给他自由吗?

给小孩自由,意味着给小孩的活力松绑,而这样问的家长,他们是将小孩的活力视为了极为可怕的东西,所以觉得必须压制。

这是怎么回事?

温尼科特给出了很好的解释。他观察过约陆万对母子,根据他的观察,他认为,活力可以被祝福,也可以被诅咒。被祝福的活力,就会被当事人视为美好之物,在释放活力时自然而享受,而被诅咒的活力,会被当事人视为可怕之物,必须进行压制。只有在绝望,或控制不住的情形下,才会释放活力,当随即,他们会有罪恶感。

活力如何可以被祝福?

条件是,在母子关系中,特别是母婴关系中,小孩的活力,是可以流动的,母亲不会讨厌、烦躁、愤怒甚至仇恨,相反,是带着欣赏与爱。小孩的活力,没有伤害他与妈妈的关系,相反,让他与妈妈的关系更为美妙。至少,小孩的活力是被允许的。

小孩的活力是什么?即小孩的欲望、需求与声音,以及对情感的表达。

具体而言即,小孩想吃奶时能否吃到,小孩想与妈妈亲密时能否得到满足,小孩表达自己的声音时能否被接纳……

如果妈妈敏感地捕捉到了小孩的需求,并与小孩有很好的情感互动,那么,小孩的活力就是被祝福的了。

看见小孩的活力,允许它,即是祝福

活力如何被诅咒?

在最初的母婴关系中,爱只有壹种,即妈妈满足小孩的需求并与小孩有丰沛的情感互动。其他,都不是爱。而在这种非爱环境下,小孩的活力,都可能会被诅咒。

譬如,当小孩向妈妈伸出双手要妈妈抱时,妈妈拒绝小孩,那小孩这壹刻的情感需求就被诅咒了,他的脐轮与心轮在这壹刻就会选择关闭。

曾有几天,我连续做了壹些深刻的梦,既反映了我当下的恋爱关系,也反映了我婴儿时与妈妈的关系,让我真切地体会到:若活力能在母婴关系中流动,就像是被祝福的生本能,很美;若不能,则会像是被诅咒的死本能,很恐怖。可以说,先是母婴关系,而后是恋爱关系的品质,赋予了活力的不同方向。

壹个常见的现象是,母婴关系若不能让活力得以流动,活力就会在梦中化为恶魔的形象。若你常梦见恶魔,要明白,这可能是你人性中最为重要的东西,它很可能是被压制的、被诅咒的活力。

就像是,你的原始活力被加上了壹个封印,你不敢让它出来。除非你对关系绝望,才会放纵它搞破坏。所谓的反社会人格,可能就是这样形成的。反社会人格者,对母爱和所有爱彻底绝望,于是关系对他们的活力再无任何制约力。他们的活力能够自然流动,这让他们看起来很有魅力。只是,他们的活力,永远以破坏性的方式呈现。

好的爱情,则可解开这个封印,让活力重新在壹个被允许的亲密关系中流动。

好的心理咨询也可以做到这壹点——解开活力的封印,这也是咨询被称为容器的关键。

这壹寓意在《西游记》中也经典呈现。活力肆射但是反天宫的齐天大圣,被佛祖用壹个封印压在山下500年,而唐僧则解开了这个封印。

只不过,唐僧最终还得借助观世音菩萨的紧箍咒,来控制住孙悟空的活力。

这个譬喻,也是我们文化的壹个缩影,活力很可怕,而且是无法无天,特别是犯上,所以必须控制住。

小的单位,是大的单位的缩影。所以,中国家庭,是中国社会的缩影。母婴关系,则是中国各种人际关系的缩影。温尼科特等心理学家创造的客体关系心理学,探讨的主要是母婴关系,而解开中国家庭和社会轮回,母婴关系是貌似最容易的壹环。

但是,真正的责任,在于每个人的觉醒。若妈妈们能意识到,就先觉醒;若其他人意识到,请给妈妈们以支持,而不是苛责。

我想,中国文化中最致命的根结,是对人的活力的否定。虽然叁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但社会的种种努力多是在束缚人性。

因而,明武宗朱厚照击败蒙古小王子,创造壹个不大不小的军事奇迹,却只被大儒们视为胡闹。台湾的历史学家孙隆基则说,中国人重静而制动,壹动就乱,是为“动乱”。壹部中国历史,就是不断动乱的轮回,也即,活力总以破坏的面孔出现。

所以,我们社会,特别反“动”。在我看来,越来越变态的应试教育体系,壹个无意识的目的,就是将青少年们的活力,束缚在考试这条独木桥上。当年,唐太宗李世民看到科考的成效后,忍不住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尽入彀中。”其意思是,那些无数如孙悟空壹样有活力的英雄们,就这样被他捆到了壹个共同的轨道上。

重静制动的同时,还配套生产的是,重人伦却抵制情感。人伦是表面的秩序,而情感是活力。

我们强调的无常,是对弱者的极大压制。我们强调天伦之乐,然而,更像是老者的天伦之乐,中年人和小孩容易处于受苦的位置。并且,爱情在我们文化中壹直都是奢侈品。

然而,除非壹个个体能得到证明--他的活力可以让亲密关系更美好而不是相反,否则,个体在关系中展现活力时,要么恐惧,因担心被抛弃;要么负罪,因觉得伤害了对方。

即,关系密切与个体活力流动的并存,才能让我们安然地成为自己。

作者简介:武志红,中国最受欢迎的心理学家,用深度的心理分析剖析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著有《为何家会伤人》《为何爱会伤人》《心灵的柒种兵器》等畅销书。现工作于广州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让你的活力自然流动》

阅读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