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_1

更新日期:2021-08-31 10:18:53  来源:www.lifang521.com

导读恐怖症的核心症状是恐惧紧张,并因恐怖引起严重焦虑甚至达到惊恐的程度。因恐怖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1.社交恐怖症主要是在社交场合下几乎不可控制地诱发即刻的焦虑发作,并对社交性场景持久地、明显地害怕和回避。具体表现为患者害怕在有人的场合或被人注意的场合出现表情尴尬、发抖...

恐怖症的核心症状是恐惧紧张,并因恐怖引起严重焦虑甚至达到惊恐的程度。因恐怖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1.社交恐怖症

主要是在社交场合下几乎不可控制地诱发即刻的焦虑发作,并对社交性场景持久地、明显地害怕和回避。具体表现为患者害怕在有人的场合或被人注意的场合出现表情尴尬、发抖,脸红、出汗或行为笨拙、手足无措,怕引起别人的注意。因此回避诱发焦虑的社交场景,不敢在餐馆与别人对坐吃饭,害怕与人近距离相处,尤其回避与别人谈话。赤面恐怖是较常见的一种,患者只要在公共场合就感到害羞脸红、局促不安、尴尬、笨拙、迟钝,怕成为人们耻笑的对象。有的患者害怕看别人的眼睛,怕跟别人的视线相遇,称为对视恐怖。

2.特定的恐怖症

特定的恐怖症是对某一特定物体或高度特定的情境强烈的、不合理的害怕或厌恶。儿童时期多发。典型的特定恐怖是害怕动物(如蜘蛛、蛇)、自然环境(如风暴)、血、注射或高度特定的情境(如高处、密闭空间、飞行)。患者会因此而产生回避行为。

3.场所恐怖症

不仅害怕开放的空间,而且担心在人群聚集的地方难以很快离去,或无法求援而感到焦虑。场所恐怖性情境的关键特征一是没有即刻可用的出口,因此患者常回避这些情境,或需要家人、亲友陪同。

患病人群界定: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恐惧为主,需符合以下4项:①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②发作时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③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④知道恐惧过分、不合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

3.对恐惧情景和事物的回避必须是或曾经是突出症状;

4.排除焦虑症、分裂症、疑病症。

治疗方式方法:

1.药物治疗

减轻紧张、焦虑或惊恐发作,可选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或/和抗抑郁剂,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剂等。

2.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方法,常用的有:

(1)行为治疗包括系统脱敏疗法、暴露疗法等,为治疗特定恐怖症最重要的方法。其原则包括:一是消除恐惧对象与焦虑恐惧反应之间的条件性联系,二是对抗回避反应。

(2)认知行为治疗认知行为疗法是治疗恐怖症的首选方法。既往的行为治疗方法更强调可观察到的行为动作,长期疗效不甚满意。认知行为治疗在调整患者行为的同时,强调对患者不合理认知的调整,效果更好。尤其对社交恐怖症患者,其歪曲的信念和信息处理过程使得症状持续存在,纠正这些歪曲的认知模式是治疗中非常关键的内容。

(3)社交技能训练社交恐怖症的患者常有社交技能缺陷或低估自己的社交技能,因此可以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来改善患者的症状。包括:治疗师的示范作用、社交性强化、暴露的作业练习、自我肯定训练等。

详细的症状表现:

一、单一恐惧症

单一恐惧症患者对某种特定环境或特定物体产生恐惧,如害怕乘电梯、畏高、怕虫、怕蛇等。这种单纯性恐惧症可能是由于儿时的一次遭遇引起,成长后会逐步减弱。

二、幽闭恐惧症

幽闭恐惧症是一种焦虑症和恐惧症同时存在的双重精神紧张状态。当患者一个人处于一种幽深,黑暗的环境中,会产生害怕、惊恐的感觉,从而产生冒汗、发抖、心悸、寒颤、浑身麻木、窒息感、潮红、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眩晕、恶心、腹部不适等症状表现,严重的会晕倒休克。

三、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怖症患者总是担心会在别人面前出丑,在参加任何聚会之前,都会感到极度的焦虑。他们会想象自己如何在别人面前出丑,当他们真的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会感到更加不自然,甚至说不出一句话。因此,症状严重的患者会极力回避这些场合,甚至闭门不出。严重的社交恐怖症还会伴有以下躯体症状:出汗、口干、想上厕所、心跳剧烈。周围的人可能会看到的症状有:口吃结巴、脸红、呼吸急促、轻微战抖,手脚冰凉等。

四、考试恐惧症

表现为考生考试前产生害怕心理,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考试过程中表现为头晕出汗、紧张焦虑、记忆模糊、反应迟钝、思维紊乱、精神不集中等。除心理反应外,严重的还可能引起生理上的胃痛、头痛、腹痛。

日常生活中的预防:

悦纳自己树立自信:很多社交紧张者就是因为不悦纳自己、对自己不自信造成的。所以,要改变首先就得在心里接受和悦纳自己,树立起对自我的信心。

不要对自己要求过高:过于追求完美,对自己要求过高,就容易患得患失,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一心想要得到别人的承认,从而迷失自己。接受自己的现况,不要去管别人怎么看,你越害怕出错,就越会感到手足无措。

勇敢地去面对:有紧张现象的人,在社交场合下,往往会表现出逃避心理,害怕自己会出丑而不去面对。其实,逃避并不能消除紧张,相反,它会使你感到自己的懦弱,使你责备自己,以致下一次会更加紧张。而且,我们也不可能逃避一辈子的,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是必须与人交往的,早晚有一天,我们都必须去面对。

不要太在意自己的身体反应:紧张总是伴随着一系列的生理上的不适,根据强化理论,如果紧张时我们太注意自己的身体某些部位的紧张反应,就相当于是在强化自己的紧张行为,使其一步一步地加重。而当我们不去管自己的紧张反应后,由于紧张得不到注意和强化,紧张反应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

看了上面的讲解,您知道怎么预防恐惧症吗?对于恐惧症的预防,关键是调节好自己的身心,树立自信心,面对问题是要勇敢,不要畏首畏尾的。做什么事情总是要走出第一步的,只要我们敢迈出第一步,接下来的路途就会顺畅很多。所以,只要我们积极做好上述的四方面,就能有效的预防恐惧症给我们的影响。

危害类的文章:

1加重精神疾病,恐怖发作时往往伴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症状。当事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处境,恐惧反应与引起恐惧的对象极不相当,他本人也知道害怕是过分的、不应该的或不公道的,但并不能防止恐怖发作。例如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患者就会出现紧张和害怕感,不敢与人交谈,甚至对视。

2工作效率下降,恐惧症患者的担忧可能仅仅集中于个别症状,如心慌或感觉要晕倒,也常伴有继发性恐惧,如害怕自我失控、会死或会发疯。明知别人在同样情境不会感到危险或威胁,但不能减轻其焦虑。患者只要设想进入恐怖处境,就会产生预期性焦虑,导致留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下降,学习效率降低,从而影响人的工作状态,甚至产生自卑情绪。

3降低机体免疫力,恐惧症发病时,常会出现头痛,头晕,心烦,恐慌等症状表现,有时还会伴有恶心,呕吐等。这种长期的精神不稳定会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内分泌失调,轻易导致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上升,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胃肠疾病等。

如何自我调节:

1要战胜自己。我们知道,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所以既不要无限夸大别人的优点,也不要随意扩大自己的缺点。其实你在别人的眼中也是非常不错的,只要我们积极与他人结交,那么你也是其中非常优秀的一员。

2承认和允许自己的缺点存在。“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正因为人类个体存在着不同的缺点,所以才有了人类社会的五光十色。所以,要允许自己有缺点,不要过分追求完美,要学会坦然地说“我错了”、“这一点我不如你”。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我们才可以随心所欲、自由自在、轻松而自如地拥有和享受生活。

3应当牢固地树立起这样的信念。我是造物主的独特创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跟我完全相同的第二个人。天生我才必有用,我的存在一定会有价值,我也一定能够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因为我是独一无二的!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学会在各种活动中自我提示:我并非弱者,我并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做到的我经过努力也能做到。认准了的事就要坚持干下去,争取成功;不断的成功又能使你看到自己的力量,变自卑为自信。这样,在任何情况下,你都会对自己说:我能干好。在工作和生活中,你就会有自尊、愉快、好胜等良好的心态,从而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成绩。

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特别是参加有许多同学参与的文体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让自己枯燥的日常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让自己通过与同学的自然接触而缓减自我感觉被他人关注的焦虑和紧张,进而达到顺其自然与他人接触的目的。

5不要害怕让别人失望。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满足每一个人的愿望。所以,只要我们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那么就不必介意别人怎么想、怎么看。只要我们做到不患得不患失,放开对自己过分地要求,对成功太过的在意,那么成功也就会逐渐走向你而与你相拥。

6在任何时候都要对自己有自信心,并不时用内心的语言激励自己:“我很棒”、“我表现得很好”、“人们都很喜欢我”。

日常护理:

恐惧症患者的科学护理措施,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于恐惧症并不陌生。因为,患有恐惧症的人群逐渐上升。恐惧症已成为当今社会中常见的精神疾病,它的出现给患者带来的危害是很大的。因此,恐惧症的正确护理措施对于疾病的恢复尤为重要。

恐惧症患者的科学护理措施:

安全护理恐惧症。

去除患者身上,住室及家庭环境中的危险物品,如刀剪、铁器、绳索、暖瓶及剧毒外用药品等,还应避免患者独自使用电源,煤气开关及阳台等。

运动锻炼。

当恐惧感袭来时,身体会分泌过盛的肾上腺素,而当你活动时,会消耗肾上腺素。若你无法走动,不妨试着收缩及放松各部位肌肉。收缩大腿肌肉,然后迅速放松。这种一紧一松的肌肉运动也能消耗肾上腺素。

心理护理。

要做好心理护理,首先要发解患者的心理特征做好有的放矢,促进康复。

生活照顾。

家庭护理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就是照顾好患者的生活,其任务是监督、协助或替患者合理安排生活,包括饮食、卫生、睡眠等。

恐惧症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由于很多人对恐惧症的相关常识不是很了解,不懂得如何护理和治疗此病。因此,恐惧症患者特别需要家属的关心与帮助,因此作为患者家属一定要学习必要的护理知识,以便于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恐惧症的科普知识:

密集物体恐惧症(Trypophobia)其真正恐惧的原因是因为一般人普遍所存在的密集物体恐惧症,就是人们会对密集物体发生本能的恐惧心理,所谓的莲蓬图正是利用的是这一点吓到不少人,图片本身并不恶心,只是一种心理反应而已,类似于有人恐高症,有人有尖锐物体恐惧症等。轻度的可以通过慢慢从轻到重的熟悉尝试面对法克制,重度的就要看医生了,会造成人心理不适,精神紧张,重要的是看见周围类似的物体就会产生过敏反应。症状对密集排列的相对小物体很敏感,感觉头晕,恶心,头皮发麻。几乎人人都有,程度因人而异。密集物,在远古时代,常常与危险的虫卵、各种毒物沾染皮肤后的疱疹、各种病留下的皮肤坑洞、群居昆虫、不辨别混乱感、弱势(自己单人)面对强势(密集物)的压力感等联系紧密,千百万年来的生存经验沉积在我们体内,使得我们对密集物恶心、恐惧、头皮发麻,从而尽快远离,甚至以呕吐的方式表达“排出由眼前联想到体内可能致病的毒物”。为什么我们不会对米饭恶心,是因为千百年来“米饭”已作为“安全认证密集物”刻入我们大脑系统。但如果换成一碗白色的细小珠子之类的,可能会联想到“虫卵”,依然觉得无比恶心。密集物恐惧症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导致的,克服它很简单,就是解析密集物图片的合成图层,解离合成密集物的几个真实要素,将它们一一独立化,再运用更强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它们的无害性。一般情况下其实不需要治疗,因为这是人类的普遍反应,而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不太可能会经常接触到类似“莲蓬乳”之类的东西,所以请不要恐慌,顺其自然即可。如果实在反应过敏影响太大最好还是找专业人士咨询,这是一种心理反应,几乎无法用药物达到克服效果。

阅读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