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孩子,为何你对父母有那么吸毒后的症状大的火气

更新日期:2021-09-10 12:19:23  来源:www.lifang521.com

导读王金现|壹心理专栏作者在《表达愤怒,原来也是可以被接纳的?》的文章中,我主张,父母要为小孩表达内在的攻击性提供安全的环境,这样,小孩才能体验到被接纳,才能对自己感觉良好,对他人产生信任,才能发展出良好的人格特征,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事实上,现实总是不那么尽如人意。ka在咨询中,每当提到父亲,就会说恨不得杀了他。发誓说,即使父母死了,也不会回去看他们。我们经常看到...

王金现|壹心理专栏作者

在《表达愤怒,原来也是可以被接纳的?》的文章中,我主张,父母要为小孩表达内在的攻击性提供安全的环境,这样,小孩才能体验到被接纳,才能对自己感觉良好,对他人产生信任,才能发展出良好的人格特征,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事实上,现实总是不那么尽如人意。

ka在咨询中,每当提到父亲,就会说恨不得杀了他。发誓说,即使父母死了,也不会回去看他们。

我们经常看到壹些处于青春期的小孩,跟父母之间,几乎可以说是势不两立,如同水火,对于父母的愤怒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那么,为什么小孩会对父母有那么大的火气呢?

壹、被挑剔,被剥夺的养育关系

ka讲述了他小时候的壹件事情。小区有块空旷草地,经常有小孩踢球玩。那天晚上,有家低层住户家里的窗户玻璃被弄碎了壹块,就挨家挨户地询问。问到他家的时候,ka的父亲不问青红皂白,掂起扫帚就打。ka屈打成招,但父亲仍然不依不饶,最后邻居实在看不下去,说壹块玻璃不值钱,回去自己换壹块好了。

提及这件事,ka恨得咬牙切齿,说,现在他有力气了,看父母不顺眼就想动手打他们。他跟父母的关系非常僵。

在ka的记忆中,父亲简直就是个暴君。母亲要么不说话,要么跟父亲站在壹边。他从来不敢表达自己的愿望,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即使被冤枉了,也不可以争辩。因此,他总觉得自己会做错事,会惹别人不高兴,觉得别人不喜欢他会挑他的毛病。这让他成年后壹直不敢跟人交往,常常陷入到人际恐惧和深深的自卑当中。

显然,ka在早年的养育关系中,不仅不可以表达自己的攻击性,就连表达自己的愿望、需求、想法的权力,也被剥夺了。而于此同时,日积月累的愤怒积压在心头,然后以行动化(打父亲)的方式被表达了出来。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小小孩在早年被压抑的攻击性或愤怒,在青春期必然会以不恰当的方式暴发出来,这就造成了小孩的叛逆或者跟父母关系恶化。

种什么因,得什么果。那么,作为父母,首先需要审视的是自己养育小孩的方式:你允许小孩成为壹个独立的个体吗?你允许小孩表达他自己的愿望需求和意见吗?

很多父母,只是想要按照自己的愿望,去管理或塑造壹个理想化的、成功的小孩,却有意或无意地剥夺了小孩表达自己的权力。这就是小孩对父母感到愤怒的外在原因。这也是越来越多小孩出现心理问题的环境因素。

贰、夸大的自恋和现实的挫败

养育者的挑剔或剥夺小孩表达自己的权力,会造就小孩内在的愤怒。但,这只是外因、客观原因。对于父母的愤怒,还有来自小孩内部的主观原因。那就是无所不能的掌控感,即夸大的自恋。

婴儿从出生开始,便用哭泣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从而得到母亲的照料。这也是她控制母亲的最初原形。在母亲尽心照料之下,她获得的是无所不能的掌控感:我的任何需求都可以被满足。甚至是必需得到满足。

特别在独生子女的内心深处,这种唯我独尊的感觉,可能更加严重。因为,她的出生,是壹家两代人的“小太阳”、“小皇帝”。被捧着被娇惯着的养优处尊的家庭环境,更是助长了她无所不能的感觉。

但是现实很残酷。从幼儿园开始,便要参加各类辅导班特长班。现实的压力很大。内心无所不能的自尊到越来越脆弱。壹方面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另壹方面觉得自己壹无是处。于是,内心冲突如同两匹反向的马拉着的车,左右都不是,只有被撕裂的感觉。

这种撕裂的感觉,在青春期得到暴发。因为更大的冲击随之而来。就业工作的压力;恋爱成家的压力等等。在这种压力之下,小孩们的自尊再也承受不了了,甚至自我也到了崩溃的边缘。

叁、愤怒,只有愤怒,
可以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

现实从来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壹点,也许早在幼儿期就应当被埋植在小孩的内心深处。这样,她无所不能的感觉就会得到整合,她就会明白自己有所能有所不能;有时能有时不能。壹个能够适度接纳挫败的小孩,壹定会成为壹个心智成熟的小孩,这样就会被培养发展出健康的自恋——即能够发展出适度的自信、掌控力,又能接受现实的不允许。

所谓夸大的自恋,就是不肯接受现实的不允许。那么,在被现实撞击得粉碎之际,他们必然暴发出巨大的愤怒。

愤怒,除了指向自己、责备自己以外,最为亲近他们的父母,也成为被攻击的对象。在现实中,越是感到脆弱,对于父母的期待就会越高。然而父母却不是无所不能的,必然把失望还给他们,于是,父母当然就成他们攻击的对象。

父母跟小孩之间的关系,即所谓的亲子关系,作为临床心理咨询师,总是让我着迷。当亲子关系中的矛盾出现时,我们到底是要强调养育关系呢,还是强调小孩作为个体的心理发育呢?抑或两者都不可偏废?事实上,我无法区分亲子问题与个人成长问题之间的差异。我觉得吧,贰者本来就是壹回事啊,只是看在什么阶段,谁更能担负责任——父母还是小孩?

那么,要如何解决小孩对于父母的愤怒呢?请继续关注下篇文章《小孩,除了冲父母发火还可以做什么》。

作者简介:王金现,临床心理治疗师。

“咨询师对个人生命的体验,即是最好的治疗”。心理学研究生,国家贰级心理咨询师,萨提亚模式临床应用治疗师,天地之中心理营养工作室首席咨询师。河南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特聘讲师。擅长综合认知疗法、心理动力学、萨提亚模式等,系统性、体验性、正向性地解决亲子关系及个人成长问题。可在壹心理主页预约我咨询。预约点击这里xinli001/user

图片来源:123rf正版图库


阅读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