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青少年犯罪心理(青少年犯罪心理的背景)

更新日期:2021-10-25 03:54:12  来源:www.lifang521.com

导读11月12日下午,湖南省沅江市第三中学,47岁的老师鲍方在办公室遇刺,杀人者不是别人,就是其学生罗某杰。据说案发前,鲍方因为布置作业的琐事,训了罗某杰。数分钟后,罗某杰冲入鲍方老师的办公室,掏出弹簧跳刀刺死老师。青少年犯罪杀人屡有见诸报端。我们这一代人记忆最为深刻的是马加爵,马加爵事...

11月12日下午,湖南省沅江市第三中学,47岁的老师鲍方在办公室遇刺,杀人者不是别人,就是其学生罗某杰。据说案发前,鲍方因为布置作业的琐事,训了罗某杰。数分钟后,罗某杰冲入鲍方老师的办公室,掏出弹簧跳刀刺死老师。

青少年犯罪心理

青少年犯罪杀人屡有见诸报端。我们这一代人记忆最为深刻的是马加爵,马加爵事件发生时候我们还都在校园学习,当时把这种事件当作新闻看待,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听到这种新闻总是难免会有所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青少年会有这样的极端行为?从心理学角度会有所解释吗?查看了相关文献,我们来初步探讨一下。

犯罪心理学就是研究犯罪人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的一门学科。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下认为犯罪心理和其他心理现象一样,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不是人脑中固有的东西,也不是脱离物质条件而孤立存在的东西。具体说到青少年犯罪,也有其自身的犯罪心理,它是激励和维持青少年实施犯罪的心理力量。剖析其犯罪心理,可以透视犯罪人的心灵,找出犯罪的心理症结,以便做到察之以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医治他们的心理“病症”。

青少年犯罪心理

这个事件同样也是一样。在很多老师眼中,罗某杰是个很不错的学生,主要是他学习好,学习进步明显,老师们很器重他,希望他能考出好成绩,我想老师们对学生的好印象多是来源于此。班主任鲍方老师更是对他器重有加,不可说不是掌上明珠。只因几句批评导致罗某杰就能刺死老师鲍方可能还有很多我们这些看客了解不到的事情。但是结合本事件及一些类似案件中青少年罪犯的心理特点与犯罪原因:

青少年犯罪心理

1、孩子缺乏正确宣泄渠道、缺少有效沟

无论是此次案发的罗某杰,还是前些年的马加爵他们都是老师和家长眼中听话的好孩子,性格内向,话语不多,与人不善交流。这些孩子在受到外界的一些委屈后不容易第一时间说出来,多以自己忍耐为第一处理方案。当压抑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以一种极端解决方案爆发。我想本事件这种可能性比较大。

2、个性认知失衡

青少年心理处于发育期,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形成,思想单纯,判断能力低,属于心理的断奶期和行为的危险期。同时青少年的自我控制力较弱,社会经验少,在一定的内因外因促使下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青少年犯罪多数是没有预谋,动机单一,一时感情冲动,犯罪有很大的盲目性。

3、亲情满足失衡

此次事件只从新闻报道看还没有亲情满足失衡的相关报道,但是对于很多的青少年犯罪事件来说背后折射的都是亲情失衡的现实。有研究现实在青少年犯罪的事件中,有38%的孩子是离婚家庭,另有15%的孩子父母感情不和。

希望这件事情出了之后,大家最谴责罗某杰的同时多一些对青少年心理卫生的关爱,尽量避免此类案件的从发。

阅读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