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延迟满抗抑郁药价格足”,被误读的教育逻辑

更新日期:2021-08-29 09:21:36  来源:www.lifang521.com

导读来源:游戏力(公众:游戏力,youxili123)主持人说:那个所谓“忍得住的小孩有更多糖吃”的试验壹度在网络上被大量转发,很多父母因此得出结论:要想将来更成功,现在就要训练小孩控制欲望。由此延伸出许多讨论:小婴儿哭泣的时候要不要马上抱?小孩要壹个玩具要不要马上买?当小孩提出壹个要求,如果你有能力满足,那么要不要马上满足?某位知名女编剧在微博上讲了自己拒绝给儿子买乐高的...

来源:游戏力(公众:游戏力,youxili123)

主持人说:

那个所谓“忍得住的小孩有更多糖吃”的试验壹度在网络上被大量转发,很多父母因此得出结论:要想将来更成功,现在就要训练小孩控制欲望。由此延伸出许多讨论:小婴儿哭泣的时候要不要马上抱?小孩要壹个玩具要不要马上买?当小孩提出壹个要求,如果你有能力满足,那么要不要马上满足?

某位知名女编剧在微博上讲了自己拒绝给儿子买乐高的故事,理由是“等你工作了挣钱自己买”。这条微博引发了持久的激烈辩论,在上千条评论里,有人问:“等他工作以后,即便有100套乐高,但还会有如今玩玩具的快乐吗?”

我们为什么那么担心小孩“被宠坏”?为什么会对满足小孩的欲望有深深的恐惧?为什么会对各种暗示“将来会成功”的训练法趋之若鹜?

或者,换用李岩老师在文中的提问:

为什么对“延迟满足实验”的误读会广受欢迎?是不是因为它悄悄满足了父母们内心的控制欲?

你的答案是什么?

小孩想要壹个玩具,要不要马上给他买?

不少人认为“不要马上满足小孩”、“要让小孩学会等待”,目的是培养小孩控制内心欲望的能力。这种观点背后还有壹个时髦的心理学理论依据——延迟满足。

然而,我们误解了“延迟满足理论”。

延迟满足的理论起源

1968年,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waltermischel)在位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比英幼儿园主持了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在32名成功参与了实验的小孩中,最小的3岁6个月,最大的5岁8个月。实验开始时,每个小孩面前都摆着壹块棉花糖。小孩们被告知,他们可以马上吃掉这块棉花糖,但是假如能等待壹会儿(15分钟)再吃,那么就能得到第贰块棉花糖。结果,有些小孩马上把糖吃掉了,有些等了壹会儿也吃掉了,有些等待了足够长的时间,得到了第贰块棉花糖。在那之后,先后有600多名小孩参与了这项实验。

这项实验最初的目的,只是研究小孩在什么年龄会发展出某种自控能力。然而,18年之后,在1988年的跟踪调查却获得了意外的发现:当年“能够等待更长时间”的小孩,也就是说当年“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小孩,在青春期的表现更出色。1990年第贰次跟踪的结果提供了更客观的依据: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小孩,sat(美国高考)的成绩更优秀。2011年,当初参加实验的小孩已经步入中年,他们接受了最新的大脑成像检查,结果发现早年延迟满足能力强的人,大脑前额叶相对更为发达和活跃,而这个区域负责着人类最高级的思考活动。

于是人们兴奋不已,似乎找到了成功教育小孩的法宝,以至于在解释和传播的过程中断章取义,甚至添油加醋。

误解壹对定义的误解

实验从壹开始,就明确定义了“延迟满足能力”的含义:为了获得将来的更大利益,而自己主动延迟或放弃眼前较小的利益。也就是说——

哪个利益更大,是小孩自己做出的判断;是否延迟满足,也是小孩自己做出的决定。而在我们身边大量发生的所谓延迟满足,都是基于父母的判断和父母的决定。

误解贰对逻辑的误解

实验者的逻辑原本是:如果小孩在肆、5岁时发展出壹定的延迟满足能力,那么他在长大以后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会更大。但是并没有提到“如何让小孩在肆、5岁时发展出延迟满足能力”的问题,更没有建议“为了这个能力,父母要从小对小孩进行延迟满足的训练”。

为了更好地了解延迟满足能力,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延伸探索,而这些后续的研究结果,却被倡导所谓“延迟满足训练”的人“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延伸研究1:年龄的影响:5岁是分界。

米歇尔的研究小组在1992年的报告中明确指出,5岁似乎是壹条重要的分界线:4岁以下的小孩大多不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而5岁以上的小孩就明显出现了早期萌芽。在针对更多小孩的研究中,发现大多数小孩在8-13岁的时期,都可以发展出壹定的延迟满足能力。这壹结论与最新的神经发育研究的结果相吻合。

延伸研究2:谁是控制者:主动延迟和被动延迟差异很大。

1976年,米勒和蕾切尔(miller,dalet.;karniol,rachel)小组发表论文指出:当小孩觉得“自己在掌控着延迟的过程”(即他可以随时停止延迟),那么他主动延迟的时间会更长;相反,如果小孩发现“外人在控制延迟”(即自己是被动的),那么他的延迟时间会大幅缩短。最新的神经科学研究对此的解释是:被动感,会激活愤怒情绪系统(先天的本能情绪之壹),进而干扰了自控能力。

延伸研究3:“大人是否可信”非常重要。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延迟满足再研究”小组,于2012年发表了他们的成果:他们把实验改为两步,在第壹步中告诉小孩,如果等待,将得到“更好的蜡笔”,第贰步则沿用传统的棉花糖实验。实验者把小孩分成两组,a组由“可信的大人”主导,即在第壹步中兑现了“更好的蜡笔”的承诺;而b组小孩则由“不可信的大人”主导,这个大人在第壹步中食言了。结果在第贰步的实验中,a组小孩延迟满足的平均时间达到了12分钟,而b组只有3分钟。

虽然这壹研究结果并不出人意料,因为与我们的生活经验相吻合,但是却向我们提出了壹个思考:在小孩早年的模糊认识中,对他人的态度要么趋于“信任”,要么趋于“不信任”,那么我们希望他抱有怎样的世界观?什么样的生活经历,可以帮小孩形成“信任”?显然,刻意的训练只会破坏小孩对世界的信任。

延伸研究4:眼前棉花糖有多稀缺,不同小孩有不同判断。

我们都会有壹个常识性判断:对于壹名具体的小孩,眼前的这块棉花糖越是珍贵(因为以前很难得到),那么他延迟满足的时间就会越短。2011年,贝格雷和莎茨基(begley,sharon;chatzky,jean)小组对于另壹课题的研究,侧面证明了这壹点。

也就是说,平时比较容易得到棉花糖的小孩,不会把眼前的诱惑看得过重,因而也更容易主动延迟满足。相反,以前经常被训练,经常无法轻易得到棉花糖的小孩,会把眼前的利益看得更加宝贵,壹旦没有外人控制,就更可能马上占有这壹稀缺物品。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屡见不鲜:父母在场时,小孩显得格外“有自制力”,而壹旦父母不在,小孩就会大把大把地往嘴里塞巧克力,并恳求旁人“不要告诉我妈妈”。

那么,我们是否应该“随时满足小孩在物质上的需要”?当然不是!这里讨论的重点是:从小对小孩刻意进行延迟训练,不仅误解了理论,而且会误伤小孩。

为什么这个误解会广受欢迎?是不是因为,它悄悄满足了我们内心的控制欲?

李岩老师曾与某杂志就延迟满足”和“自控力”有壹段对谈,壹起来看他的更多解读:

提问:在棉花糖实验中,有的小孩的自控力比别的小孩强,这背后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李岩:最可能的原因是他在之前的生活里他有足够自主的机会,父母能够充分接受并回应他的情感。

糖果几乎对所有的小孩都有诱惑力,但是它对每个小孩的诱惑力又不是等同的。让我们来想想,糖果对哪种小孩更有诱惑力呢?是壹直想吃糖果却不能吃到的,还是想吃的时候就可以吃到的?更可能的答案是:那些壹直想吃却吃不到的小孩因为太想吃了,所以等不到另壹颗糖果的到来,就急不可耐地把第壹颗吃掉了;而那些想吃就可以吃到的小孩因为得到了足够的满足,所以此时糖果对他的诱惑力没有那么高,这使他可以控制自己的冲动,等到第贰颗糖果的到来。

在3岁以前的小孩的生活中,不仅糖果的问题如此,很多问题都如此,如果他有足够自主的机会,而且他的情感能得到充分的回应,他的自控能力就会越强。

提问:那么是否可以说父母对小孩的情感满足对小孩的自控能力发展至关重要?

李岩:的确如此,父母对宝宝情感的及时回应和满足才是自控能力发展的关键。

自控能力说到底是自己控制自己的欲望、情绪的能力。而小孩很小的时候还不具备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这个过程中父母及时的回应和陪伴能帮助他学会自控。

父母对小孩情感的及时回应,让小孩觉得自己有情绪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试想,当你难过的时候,你男朋友的哪种回应最令你感到安心?是转移你的注意力?是虽然也陪着你,但他也壹脸忐忑不安。还是陪着你,但是他很镇定,不觉得这不是天塌下来的事儿。显然,第叁种态度会令你感到更安全。

小孩需要的陪伴也是这壹种,你的这种态度会让小孩觉得无论是他的愤怒、嫉妒还是害怕都是能被人接受的。这样他也能接受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去否定它,而能够接受和承认自己的情绪,就为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了重要的铺垫。

父母的陪伴能帮助小孩平静下来,并逐渐学会自控。

壹些动物实验表明:很多动物都有及时回应小孩情感需求的天性。老鼠会频频地舔舐刚刚出生不久的小鼠,而猴子会对小猴的需求有求必应:要抱就抱,要挠就挠,要玩就玩。这些情感上的安抚使得这些动物宝宝们的情感得到及时的满足,情绪也比较平稳,成年以后的他们在鼠群或者猴群里才有更好的社会性。

来到这个未知的世界,小孩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壹些挫折,当小孩受挫的时候,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在他身边陪伴。小孩怕的不是挫折,而是在这个过程中的孤独。

较小的小孩还不具备使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的能力,父母在身边的陪伴能帮助他平复自己的情绪。这种平复情绪的过程就是小孩练习自己控制自己情绪的过程。随着小孩的不断长大,他会逐渐明白:这的确让我很难过,但是没关系,过壹会就会好的。

提问:不能对小孩进行延迟满足训练是否意味着要满足小孩的所有需求?

李岩:没有人的需求能够得到100%的满足,小孩也壹样。

首先,从出生那天,父母家人的不同规则和相互适应就注定了不是小孩的所有需求都能得到满足。此外,长大了他也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社会规则。

小孩的成长有很多阶段,在3岁以前,建议给小孩充分的满足和情感上的回应,这是小孩学习认识情绪和平复自己情绪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给小孩打好足够的根基,在小孩伍陆岁的时候适当限制小孩的壹些不当行为就不会那么困难。因为你知道你们之间的根基很深,偶尔限制不会对小孩造成伤害。如果你觉得小孩的行为已经影响到他人或者有可能伤害到他自己,完全可以让他停下来。这时候小孩哭闹也很正常,你只需要在旁边陪伴他就可以了。不必为此心存愧疚。

要避免的是,打着自由的旗号,对小孩的所有行为都放任自流,比如小孩抢了别人的玩具,也不加以限制。这种放任恰恰让小孩丧失了童年最需要的互动。

阅读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