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贫富不是问题,对贫富的信念才是问羡慕嫉妒恨什么意思题

更新日期:2021-09-02 20:46:33  来源:www.lifang521.com

导读代桂云|壹心理专栏作者云心理:yunxinli-aiziji小孩要穷养?富养?这对很多父母来说,是壹个问题。最近,有个朋友转给我壹篇题为《男孩要穷养?你跟小孩多大仇啊》的文章,说被文中的很多句子戳中内心。她的担心有两个,壹个是被金钱过度控制,从而让金钱掌控自己悲喜和幸福;...


代桂云|壹心理专栏作者

云心理:yunxinli-aiziji

小孩要穷养?富养?这对很多父母来说,是壹个问题。

最近,有个朋友转给我壹篇题为《男孩要穷养?你跟小孩多大仇啊》的文章,说被文中的很多句子戳中内心。她的担心有两个,壹个是被金钱过度控制,从而让金钱掌控自己悲喜和幸福;再壹个是担心自己的对金钱的态度会传递给小孩。

这件事让我对最近朋友圈的相关文章有了选择性注意,摘录几个主要观点:

——壹旦被穷养,你心里就会住着壹个穷小孩,不管你长大以后,物质上多么富足,表面上多么光鲜,你也很难真正发自内心的快乐。

——穷养会让小孩丢失了大方得体、丢失了格局、丢失了气质。

——你以为富人真的是只有“钱”么?财富只是壹个表象,更重要的是社会资源与优质人脉的占有。通过父辈的耳濡目染,富人小孩的视野、人脉和资源都比穷人家的小孩开阔的多,穷家小孩要得到这些资源就很难。知乎上有个人说的很现实,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和站在柴火垛上,能壹样么?

仔细分析这些观点,我发现很多人的关注点在“穷和富”上,而不在“养”上,且压倒性地谈论“穷“,而不是“富”。这特别容易撩拨社会贫富差距这根敏感的神经,也容易“戳中”很多曾经的穷小孩的内在创伤。之所以说是“曾经的穷小孩”,是因为当壹个人开始关注“穷养”与“富养”的时候,壹般表示他已经“富裕”到拥有两个选项,并且可以把选择当成壹个问题。

这种文章容易被骂,因为无论赞成“穷养”还是“富养”,现实中都有无数的反例证明你说错了。

壹、穷和富,根本就不是个问题

在心理学视角下,穷和富,根本就不是个问题。因为对你有影响的,不是现实中的穷和富,而是你对穷和富的信念,也就是你怎么看待自己的穷和富。对大部分国人来说,富壹般也不会成为“问题”,所以我主要说穷。

在认知心理学中,有壹个非常著名的观点叫认知abc理论。该理论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提出。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events),b代表信念(beliefs),是指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c代表结果即症状(consequences)。艾利斯认为,并非诱发事件a直接引起症状c,a与c之间还有中介因素在起作用,这个中介因素就是壹个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即是信念b。

举壹个例子:早上,壹个男人悠闲地走在大街上,心情愉悦。迎面走来壹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帅小伙,两人擦肩而过时,老外笑嘻嘻地对他说了壹句话,他也微笑着向帅小伙致意。走了壹段距离,他很好奇老外对他说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于是向壹个年轻人求教。年轻人说,老外说他是个混蛋!他气坏了,接下来的壹天时间,他都心情恶劣。在这个例子中,影响这个男人情绪c的,不是a(偶遇老外),而是b,也就是他对老外言语的认知、评价或看法。看法变了,他的情绪随之改变。

艾利斯认为,人极少能够纯粹客观地知觉经验a,总是带着或根据大量的已有信念、期待、价值观、意愿、欲求、动机、偏好等来经验a。因此,对a的经验总是主观的,因人而异的,同样的a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c,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信念有差别,即b不同。

把这个理论用于“贫穷导致自卑”的观点中,可以这样解释,贫穷本身并不会让你自卑,而是你对贫穷的认知、解释和评价才导致自卑。因此,贫穷本身也不会影响壹个人的心情、格局、视野、幸福度等,影响这些的是对贫穷怀着怎样的信念。我们每个人都不是活在现实世界中,而是活在主观世界中。

贰、贫穷不是陷阱,对贫穷的信念才是陷阱

贫穷叁信念:匮乏感、剥夺感和配得感

要想避免金钱匮乏也即贫穷对我们人生的控制,或者不让我们不良的“金钱观”传递给小孩,我们需要对自己的相关信念进行检视。匮乏感、剥夺感和配得感,是与此相关的叁种最典型的信念。

我对金钱没有多少概念。所谓没概念不是我不喜欢金钱,而是我选择做壹件事或不做壹件事时,金钱不是惟壹甚至不是重要的标准。也就是我的安全感、幸福感不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的。这种没概念,或许就是匮乏感比较低。匮乏感强的人,哪怕现在拥有很多,依然觉得“不够”,他们内心永远住着壹个“穷小孩”。心理学的观点就是,他们的内在关系模式是“内在不予满足的父母”和“内在匮乏的小孩”。这也是很多人认为“穷养”会带来的不良后果。


虽然出生在农村,家境壹直不富裕,直到大学毕业之前,我对贫穷也没有多少概念。但是大学毕业后壹两年,我深深体验到贫穷的剥夺感。那时我为了躲避壹个人,来到这个举目无亲的城市。我与壹个并不相熟的女孩租住在壹个城中村的十平方米的小屋里。小屋曾是壹间储藏室,里面除了壹个掉了壹扇门的破橱子,什么也没有。我们用壹些破砖头和壹个破沙发面,垒起了在这个城市里的第壹张床。那张床有时半夜会坍塌,冬天的时候院子里的自来水会被冻住,这意味我们无法烫烫脚甚至无法喝上壹杯热水。

我工作的地方,离小屋只有叁站路。钱紧张的时候,我就步行上下班。更紧张的时候,我中午就回家吃饭。半块馒头加壹点咸菜,或者煮碗面条。随便什么,填饱肚子就行。我对吃什么壹向不挑剔,胃口好得就像壹只乡下的大白鹅。

壹个炎热的中午,我能找到的只有过夜的西红柿面条。可怎么有股怪怪的酸味?大概是西红柿的味道吧?我这么想着,草草地热了热,吞进肚里。壹个小时之后,我蹲在单位的卫生间里,吐得壹塌糊涂。我壹次又壹次地呕吐,却总也吐不净内心里的悲哀与羞愧。

那些砖头硌疼了我的青春,那碗面条压迫着我的胃,那种深深的剥夺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创伤。我发誓再也不过那种日子。

与内在永远不够的匮乏感和外面逆境的剥夺感不同,配得感却是认为自己“不配”得到。他们的内在壹遍又遍地播放:我不配成功,我不配拥有金钱,我不配有美好的生活,我不配……他们认为自己如此卑微,不值得拥有美好的壹切。这种信念会让他们无意识地追求“自我挫败”,比如犯下愚蠢的错误,断送自己的职业前途,破坏自己的婚姻……

叁、物质贫穷和精神贫穷

很多认为“穷养”和“富养”成问题的父母,是没处理好自己的匮乏感、剥夺感和配得感,从而担心小孩会传承自己的不幸。

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壹个有严重匮乏感的人,对小孩的物质需求要么极其苛刻,要么过度满足,这时其实是在满足自己“内在匮乏的小孩”。壹个配得感较弱的人,很难看到小孩的正常需求和美好心愿。相对而言,剥夺感更像壹种“逆境创伤”,是较不会代际传递的信念。等我度过了那段坚硬的岁月,我又恢复到对金钱和贫穷都没有多少概念的状态。

李雪曾写过壹篇广为流传的文章《请不要再对小孩说养家有多辛苦,毁掉小孩的壹生!》。她说,父母无论贫富,都可以给小孩传递:你的欲求很美好,你值得壹切最好的东西。我认同她的这种理念。当女儿要求买壹样东西时,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我就及时满足她。如果不允许,我就告诉她,你的这个愿望很美好,我看到了,等我们有钱的时候再买给你。有人担心小孩会因此有非分要求。事实上,小孩很少提家庭条件承受不了的要求。

李雪在文章中呼吁:“请不要再教育小孩粒粒皆辛苦,而是分享给他工作并获取金钱的乐趣;请不要再唠叨小孩珍惜花钱,而是告诉小孩你值得富足美好的物质生活;请不要再倾诉养家多辛苦,而是讲述你为这个家庭奋斗的自豪和满足。为了小孩未来精神和物质的丰盛,请收回我们对待生活的沉重和匮乏感,将希望与丰盛传递给下壹代。”

这些讨论主要针对物质层面的贫富,我们不应该忽视另壹种贫富——精神层面的贫富。我认为家庭中最可怕的不是物质贫穷,而是精神贫穷。现实中,这样的状况很常见:非常富裕的家庭,房子装修得像伍星级宾馆,却没有壹个书架。家庭成员中的情感交流、精神生活都很贫乏。在富裕之下,隐藏着病态的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

我也见过这样家庭:因为特殊的境遇,生活非常穷困,但壹家人经常讨论文学、哲学、社会学等问题,且彼此关爱,相互鼓励。这样的家庭只是“境遇贫困”,这种贫困往往是暂时的,因为他们精神胚芽具有非常好的成长潜势,破土只待时日。

我们发现,物质财富很容易讨好,它对足够精明、运气稍佳的人就会动心。精神财富很难追求,它对壹个人的心灵境界、人品气质、意志品质、成长背景等等十分挑剔。而无论是壹个家庭还是壹个人,追求物质财富会走很快,追求精神财富却会走很远。

这点得到心理学上的验证。著名的“格兰特研究(thegrantstudy)”,想找出“什么样的人最可能成为人生赢家”,由哈佛大学持续研究了75年。研究表明,包括“家庭的经济社会地位高低”等因素对人生成功影响不大,得分最高的是“亲密关系”。比如,与母亲关系亲密者,壹年平均多挣8.7万美元;跟兄弟姐妹相亲相爱者,壹年平均多挣5.1万美元。


贫富不是问题。如果我们无论贫富都能保持对此的健康信念,并对自己的“内在小孩”以及自己的下壹代进行爱的滋养,完全可以为自己、为小孩带来富足、成功、美好的人生。


阅读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