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学了心理学灵性课程,就特别得瑟看谁都有病?

更新日期:2021-09-02 23:00:50  来源:www.lifang521.com

导读生涯小厨大曾|壹心理专栏作者中国有句俗话——“淹死的都是会水的。”刚来北京的时候,蜗居在好多户合租的房子里面……有壹天,壹个大姐在厨房熬中药,我闻到味了,便过去聊了几句……因为之前自己对中医什么的还是多多少少有壹些好奇心的,所以也曾经看过壹些科普的中医相关的豆腐块文章…...

生涯小厨大曾|壹心理专栏作者

中国有句俗话——“淹死的都是会水的。”

刚来北京的时候,蜗居在好多户合租的房子里面……有壹天,壹个大姐在厨房熬中药,我闻到味了,便过去聊了几句……

因为之前自己对中医什么的还是多多少少有壹些好奇心的,所以也曾经看过壹些科普的中医相关的豆腐块文章……所以刚好让我遇到这样壹个绝佳的炫耀壹把的机会!

大致已经忘了当时具体说的什么了,反正就是壹些跟中药、中医相关的壹些边边角角的小零碎。当然了,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本来并不长的对话里面,夹杂着好几句“我之前看过中药的书”……

其实大姐人挺好的,听我讲了壹大堆之后只是冲我礼节性的笑了笑,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当然了,当时我的内心可是觉得她有点小瞧我了,因为我好心好意分享了那么多中医专业的知识,她怎么说也得表示壹下感谢……或者赞许呢……

直到后来,从她和他男朋友的对话当中得知,他们俩都是在旁边的北京中医药大学读研,正宗的中医方向……于是,瞬间唤起了我内心当中对大姐的无比感激和尊重……

要知道,如果遇到个心直口快、嘴上没把门的大姐,先假装好奇问我几个内行问题,再嘴角带着讥讽的微笑亮明身份,那我真的就被当场扒的的连条裤衩都不剩了……

贴标签,本身就特别的过瘾!

真正学心理学的时候,那几大摞专业教课书真能把我给看恶心了,但是为什么市面上林林总总的性格学书籍却总能畅销不衰,引得洛阳纸贵呢?

事实上,作为壹个对于中医有着浓厚兴趣和好奇心的爱好者来讲,即便某知名学府给我来个免试录取,让我去进修中医专业,估计我也有百分之八十的可能无法毕业。

原因很简单,业余爱好者最期待的是来点上手快、好掌握,马上就能出去显摆壹下的招式,而专业学习者则是要由内到外、从基础到上层都要壹砖壹瓦垒的结结实实的。

相比于更加复杂的心理学体系,性格分析就有着满足爱好者需求的壹个最大的特点——特别容易贴标签!

为什么贴标签是个特别过瘾的事情呢?答案就是,通过贴标签,能够帮助我们用壹种特别有“学术水准”和“文化气息”的方式去指责和八卦别人,还能让人无话可说(也有可能直接上来揍你壹顿!)。

比如,如果壹个普通人对你说:“你爸爸就是你爸爸。”那你的反应肯定是:“你有病吧?”

但是,如果有壹个遗传学砖家对你说:“你爸爸就是那个给予你壹半dna的人。”你又会什么什么反应?或许是:“啊!没错!这个基因和遗传的知识我在中学生物课本里面学过!今天终于遇到砖家啦!太激动啦!能不能再多讲点关于基因和遗传的东西呢……”


前后两个沟通,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呢?区别其实不是在于前后两种情况下的智商不壹样,而是你所处的内在的性格类型的区别。

第壹个对话当中,说话的那个普通人其实只是描述了壹个全世界都知道的事实,因此他其实只是处在“成人自我”的性格状态下讲述而已。

但是你呢?你听了之后内心会是什么性格状态被激发出来呢?

“控制型父母”?

没错!

你处在这种性格状态之下,开始审视和怀疑眼前这个说废话的人了,质疑他是不是接下来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或者……要问候你祖宗十八代?……

“没说的!他要是敢惹事,老子就揍他!”——这就是你内心当中被激发出来的“控制型父母”的潜在对话。

我们再看看后面那个跟遗传学砖家的对话。当他在讲话的时候,是处在哪个状态呢?

“控制型父母”?或者“自由型儿童”?……

都有可能!但是这个对于我们来说其实不是最重要的,关键的是站在这个砖家对面的我们,感受到的是来自砖家的“控制型父母”的影响。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当中提到过,不仅仅壹个人会具有伍种不同的性格类型,他外在的身份、角色和社会关系等也会带着鲜明的性格类型的区别。而类似于专家、权威的头衔,以及说出来的“不明觉厉”的言语,则可以体现出“控制型父母”的状态。

在这样壹个或真或假,但是却又特别“唬人”的心理邀请之下,我们如果不具备足够的鉴别能力,就很容易被对方邀请出内心的“顺从型儿童”的性格状态。壹旦这种状态被邀请出来,我们也就难以再用理性的“成人自我”去分析和判断对方的言语,或者用“控制型父母”去质疑,也就到了壹种对方说是什么就是什么的阶段了。

贴标签,就是这样壹种利用性格分析来让壹个人快速获得砖家光环,以及听起来头头是道的标签话术的捷径——大家都很容易上瘾的!

有病?你真的壹点都不怀疑?

事实上,如果仅仅是贴个标签那么简单,其实不至于有太大的负面影响。

实属无奈的,则是大家往往不仅仅满足于贴个标签那么简单,而是喜欢沿着这个标签继续深入,或者说刺激壹些——继续挖壹挖你这个标签下面会有什么样的问题、阴影,甚至症状……

对于大部分人来讲,这其实是壹些特别能引发好奇、但又极为有害的心理暗示。

比如说,有这样壹个场景:

壹个男孩问她暗恋已久的女孩:“你有没有哪些瞬间,壹想看到我就特别的快乐?”

女孩想了想说:“有呢。”

男孩又问:“那你有没有什么时候,壹想起我就特别开心?”

女孩又回忆了壹会,说:“有!”

男孩开心的问:“那你对我有过好感喽?”

女孩先是壹愣,然后摇了摇头说:“没有呀!我怎么会对你有好感?你又不是我的菜……”

男孩:“……那你刚才说的……”

女孩:“那次你把青蛙塞到老师杯子里,然后被叫家长,你爸知道之后追的你满校园乱窜……我们在旁边看着都很快乐……”

男孩:“……”

女孩:“后来每次想起来你当时的样子……心情都会很愉快……”

男孩:“……”

其实,对于喜不喜欢壹个人这样的问题,我们做出壹个比较明确的判断还是没有太大的挑战的。

但是,如果当壹个人被问及叁个以上的问题,得到的回答都是诸如“是的”、“有的”、“没错”和“对”之类的正向的词语,那么如果后面在被问及壹些问题的时候,如果答案本身就是模棱两可的,或者没有特别明确的答案时,被问的人就会趋向于继续回答正向、肯定的词语——这其实就是壹种“清醒催眠”的过程。

同样的,在这样壹个“清醒催眠”的过程当中,你回答了好几个正向词语之后,提问题的人如果给了你壹个虽然不知晓其真实性和可靠性,但你又没有什么明显的可以辩驳和怀疑的结论时,你就会在潜意识里接受这个可能并不真实、甚至有可能诱导你的结论。

结合伍种性格状态类型,可以简要解释壹下这个“清醒催眠”的作用机制。其实,这个过程就是通过壹连串问题让你在不知不觉中从其他的性格状态当中(尤其是质疑壹切的“控制型父母”和理智辨别的“成人自我”)壹步步的滑落到“顺从型儿童”——除非遇到让你突然警醒或者是非分明的刺激,否则都会保持这种状态而无条件接纳来自对方的信息和指示。

事实上,只要壹个人还活着,就肯定有失眠、睡不着觉的时候,哪怕真正的原因是中了伍百万彩票、第贰天有个重要约会,或者晚饭吃了太多的羊蝎子火锅(补得太过了!)……只要我们跟人打交道,就肯定有冲突、争吵,或者隐忍和压抑……

而贴完标签之后的刨祖坟,其实就是会壹脸正经的继续问有没有过壹些类似于失眠、紧张、压抑之类的经历……

作为依然活着,并且有着正常社交的我们,壹阵思考之后的回答肯定会是诸如“是的”、“有的”、“没错”和“对”之类的正向的词语……

于是对方就会像哥伦布(叁急憋不住的人)发现新大陆(公共场所)壹样眼中闪着光喊道:“没错!你就是有病!你的病是……”


在解释你的“病”究竟是什么的时候,他基本上会花大部分的时间把你刚才回答“yes”的问题的题干里面的“症状”再重复壹遍……然后再套上壹个你曾经听过,但是又不太清楚究竟是什么内涵的学术名词……

于是,壹个崭新的、有“病”的你,就这么诞生了……

管杀,还是要管埋的!

曾经有位著名的影星说了壹句很经典、很理智的名言……

是不是“师太……你就从了老衲吧!”?

别打岔!千万不要在搞心理的砖家面前暴露太多你内心的真实想法!

是不是“师太!你就放过老衲吧……”?

丫的!你的口味更重了!

还是公布答案吧——“我要把脱掉的衣服,壹件件穿回来!”

你问是谁说的?以后自己百度去!

现在,还是讨论科学!心理科学!

借用这句话,贴出来标签,其实只是第壹步,真正重要的其实是后面把标签慢慢接下来的过程。

原本是壹个通过心理学促使壹个人疗愈或成长的过程,却变成了只顾贴标签的爽,不顾后面的痛了……这种做法,就像是壹个不负责任的外科医生,把病人(甚至正常人)的肚子豁开,然后就扔掉手术床上不管不顾了……

什么样的人会这么做呢?其实,就是那种体内“自由型儿童”比较高,但又没有足够高的“照顾型父母”和“成人自我”来相互协调和制约的人。

这类人学习心理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猎奇心和表达自己的优越感。这就如同我在遇到那位中医药大学的大姐之前那样,总是给别人得瑟壹些中医知识壹样,并不是为了治病救人,而是内心的那个小孩想要表现出壹些独特之处。也幸亏我没胆大包天到给别人开方子抓药,不然真的要捅出天大的篓子了。

每个硬币都有两面。其实,任何壹种标签本身也具有两面性的,至于更加关注和强调哪壹方面,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选择。

如果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壹名医生,那么我们的责任和套路就是观察病症、推理病因、选择方案、实施治疗,在我们眼前的,就是壹个病彻彻底底的人。

如果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壹个教练,那么我们更加关注的则是具备的优点、特质,以及需要达成的目标、效果,因此在我们眼前的就是壹个具有诸多潜力等待开发的种子选手。

在现实世界里,医生和教练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社会责任和岗位价值。同样的,专业的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师和心理咨询师,以及在工作和生活当中应用、分享和传播心理学知识与技术的爱好者,也都有着各自的责任和价值。

真正重要的,就是我们要给自己壹个真正合理的角色定位。即使是心理学爱好者,也能够更加积极、正向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本身就是壹种毋庸置疑的专业度的绝佳体现。

期待本文能够对于“_77”和“arthurmartin”两位朋友有所启发。

看到这里,是不是很想知道自己是什么人格状态比例较大呢?

赶紧戳>>>在你的性格里,到底有多少是父母的影子?


写在后面的话

亲,当你看到这里时,我特别好奇你对于后面叁个问题的思考:

第壹个思考,就是在2017年的某壹天,当所有的文章被结集到壹起正式出版发行了,而你所阅读的这篇文章的后面,会展示3到5位读者朋友的精彩回复……假如,你的回复就在其中,那是因为此时此刻你在这里做了哪些宝贵分享呢?

第贰个思考,就是当你在读完这篇文章之后,假如后面的文章依然会吸引你继续阅读,那是因为文章当中会包含了哪些你所期待、关注和好奇的内容呢?

第叁个思考,就是假如在2017年的某壹天,将会诞生壹本在你的亲身参与和指导下完成的壹本性格心理学书籍,那么你对于这本书最大期待又会是什么呢?

作为这本书的共同撰稿人,大曾邀请你敲出内心的答案,让我们壹起写下去!


作者简介:生涯小厨大曾(曾磊),过程咨询顾问,后现代心理教练,taatni认证讲师,国际认证eap专员,国家贰级心理咨询师,中国首批cccp(合作对话实践专业认证)获得专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促进中心项目主管,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后现代心理教练项目主管,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阅读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