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如何获得人生打光屁股的幸福?

更新日期:2021-09-06 09:26:32  来源:www.lifang521.com

导读诸蕾芳丨壹心理专栏作家“为什么沉默让人感到不安?”罹患肌萎性侧索硬化症的老教授莫里问毕业了十伍年、因偶然得知老师来日不多而来看他的学生米奇。其实何止沉默,寂静都常常让人不安。很多年前,我写过这么壹句话:孤单,是壹个人的狂欢;狂...

诸蕾芳丨壹心理专栏作家

“为什么沉默让人感到不安?”罹患肌萎性侧索硬化症的老教授莫里问毕业了十伍年、因偶然得知老师来日不多而来看他的学生米奇。

其实何止沉默,寂静都常常让人不安。很多年前,我写过这么壹句话:孤单,是壹个人的狂欢;狂欢,是壹群人的孤单。已经很少有人能够安于孤单了。所以,哪怕不能同日生,也想求得同日死。人总是这样,孤单而来(双胞胎出生例外),却奢望结伴而去,但结果是,人最终多半还是要壹个人上路。

为什么人怕独处?仅仅只是因为独处令人不安吗?就像莫里问的那样:“你独处时内心平静吗?”记得曾与壹位修行者作过讨论:人的物质幸福感的持久性。这个问题就像“你幸福吗”壹样,其实不只是壹个你内心感知的问题,而是你内心欲求的问题。“知足常乐”、“无欲则刚”的道理谁都能说上几句,真正能落实到行动的却是不多。

《大学》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看,这定、这静、这安都来自壹个字——“止”,人要“知止”。当人懂得“知止”时,正是最为丰富的时候,当然,这丰富指的是内在的丰富,否则人就会沦落为那个寓言《农夫与金鱼》中的老太婆。

叔本华说得更直白些:“获取幸福的错误方法莫过于追求花天酒地的生活,原因就在于我们企图把悲惨的人生变成接连不断的快感、欢乐和享受。这样,幻灭感就会接踵而至,与这种生活必然伴随而至的还有人与人的相互撒谎和哄骗。”

看,正是这些超载的欲求使得人生的刹车常常失灵。存在主义说:“拥有即是被拥有。”这就是凡事的壹体两面,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全然忘却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因为对失灵的担心,“我要作充分准备”成为了壹个完美的借口,同时也是壹个自欺欺人的幌子。怎样才算充分准备?这也正是我在做自我分析时抛给导师的第壹个问题。

准备充分就能尽善尽美了吗?孔子评《韶乐》“尽善尽美矣”,评《武乐》也只是“尽美不尽善”,可见,第壹名,壹百分、巅峰状态从来就不是人生之常态,那么,人真正能得到的又是什么?如果你想要完善自我实现自我,那么,你要的只是“高峰体验”,而非“勇攀巅峰”。但是,我们似乎总是搞错,拼尽全力,拼到头破血流,却拼得壹头迷茫——每个攀上巅峰的人首先要面对的是下降以及由下降而引发的失落感。我们以为承诺总会兑现、梦想总能实现、每个问题最后都会得到答案、堆积的东西最终都能用上、幸福也早晚会与我们如影随形、攀登的高峰永无止境……可现实是,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攀登遭遇滑坡,承诺变成谎言,梦想破灭成灰。

没有人停下来问问自己: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但是,不静下心来让浑水沉淀,你就永远无法看清。因为,你无法在壹池污水中看清水中的自己以及水中之物。就像米奇的伤心:“我们学会了爱又怎样?都会死去。”

是的,人难免都会死去。但,过程就是全部的意义,如果明白,“朝闻道,夕死可矣。”“道”又在哪里?“道”不在别处,它正在你的心里。所以,静止是必须的,为了沉淀、为了静下心来与“道”相遇。亚龙有书:《在生命最深处与人相遇》。其实,我们最应该相遇的那个人不正是自己么。

遇着了自己,你才敢于在活着时举行自己的葬礼,看似荒谬,实则睿智。也只有如此睿智的老头,才会说出如此睿智的话语:“怕变老,是因为你的人生没有意义。”这和怕死是壹个道理,和我们不断地在追寻幸福也是壹个道理。是啊,每壹个没有好好活过的人才更容易贪生怕死、才会到处去寻找幸福。“如果你获得了成长,你就不会迷恋年轻时的岁月。”再延伸壹下,如果你懂得了幸福的意义,你就不必去苦苦追寻。因为担心、因为恐惧、因为虚空,人才会死命地去控制外在的壹切,包括死亡。

控制欲是人类的原始本能之壹,也是人内心恐惧的表现。而当人的内心被这些恐惧填得满满的时候,又如何去爱呢?又怎能感知幸福呢?莫里问米奇:“通过否认,我们能避免伤害别人的感情吗?”何止是别人的感情呢?人真正害怕的是自己受伤害。越害怕越回避,以至于害怕得到爱,也害怕付出爱,却又总自以为自己壹直是爱着的,其实那只是壹直在以爱的名义控制着。因为,恐惧与爱本是相对立的。恐惧让人无法感觉幸福,而爱着的人永远是幸福的。而我们只有真正懂得了爱自己,给自己的内心填上满满的爱的能量,才有可能将心中的恐惧渐渐驱散。“我的拥有就在我身——这是构成幸福的最重要的内容。”这是叔本华的说法,老莫里只是让米奇明白了这个人生最浅显的道理,这也正是其人生的终极意义,也是他敢于直视死亡的力量所在。

心中有爱,教人温柔。心若温柔,始知幸福。这个时候,再不必问什么“你幸福吗?”因为,被幸福围绕的人你壹眼就能认出来,他们总是如此的静逸而祥和。

壹心理专栏·与子有约:

立己立人,达己达人,“关注心灵修自身”,我们期待“与子有约”!

阅读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