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青少年心理 > 正文

不论何时,都不要丧重庆心理咨询师培训失对生活的希望

更新日期:2021-09-07 05:29:32  来源:www.lifang521.com

导读题图:angelawaye,出自500px文/曾小傻丨知乎问题:从心理学角度思考,为什么”希望“对于人类很重要?对于我们每天都看得到希望的正常人来说,这个问题其实我们不太能感受得到。就像现在我们每天不愁吃穿,生活的中追求的是更多的自由和娱乐,我们就难以感受得到上个世纪还在为吃穿发愁的我们的上壹辈人,他们对于生活的态度。「希望」就和我们的吃穿壹样,不缺的时候感受不到它的必要性,缺少了它,真的会和吃...

题图:angelawaye,出自500px

文/曾小傻丨知乎

问题:从心理学角度思考,为什么”希望“对于人类很重要?

对于我们每天都看得到希望的正常人来说,这个问题其实我们不太能感受得到。

就像现在我们每天不愁吃穿,生活的中追求的是更多的自由和娱乐,我们就难以感受得到上个世纪还在为吃穿发愁的我们的上壹辈人,他们对于生活的态度。

「希望」就和我们的吃穿壹样,不缺的时候感受不到它的必要性,缺少了它,真的会和吃不饱饭壹样威胁到我们的生命。

我目前是正在学习和研究创伤领域,所以对此有壹定的体会。

几个月前蹭过壹位台湾的客座教授在我们学校的讲座,话题是介绍台湾他们对于丧亲群体的哀伤辅导,每介绍壹个案例都她都会联系理论来说壹些科学研究。

我们都知道屈布勒-罗斯关于死亡的伍阶段理论:否认、愤怒、讨价还价、压抑、接受。

在绝症患者中,年老的患者更容易经历完整的伍个阶段最终接受自己的结局;而年轻壹点的患者往往在讨价还价和压抑阶段久久徘徊,在抑郁中死去。

死亡是最严酷的最终审判,面对它人人畏惧,也毫无希望。年轻的患者面对这样的人生审判有太多遗憾,太多事业未完成,而对于这种未完成他们看不到壹丝希望。往往抑郁而终。年老壹点的,能得到更多家人支持的患者,生命智慧会更高壹点,能够从自己的后代中看到壹丝希望,因而最终接受结局的会更多。

丧亲群体也有类似的阶段体验,从否认(不相信,disbelieve)到愤怒到讨价还价(bargain)到抑郁(depression)最终到接受(acceptance)。

但是很多丧亲群体会在抑郁阶段看不到新生活的希望,而陷入延长哀伤之中(prolongedgrief)(超过6个月),很多人因此患上延长哀伤障碍(pgd——prolongedgriefdisorder),严重的会出现自杀倾向。

有数据支持,在丧亲群体中,出现更高的死亡率和患病率(highermortalityandhigherphysicalmorbidity)。究其根源,他们失去了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这里说两个台湾教授给我们分享的案例,联系两个理论:

有壹位中年女子丈夫去世了。悲伤、痛苦、终日以泪洗面,6个月过去了,她慢慢的平静了下来。但是她的子女来到中心寻求帮助,说他们母亲行为很怪异。每天要做好饭菜带到墓地和她已故的丈夫壹起在墓地吃饭。开始子女们放任她这样做,以为这只是暂时的,但是过了壹个月她每天如此,风雨无阻。子女就开始强行阻止母亲的行为,告诉母亲父亲已经走了。母亲难以接受,壹度要自杀。(丧偶的她壹直处于否认阶段,壹直坚信她丈夫还以某种形式存在,所以有这样的行为,当子女要打破她的这种观点的时候,她看不到新的可能性,也不能接受丈夫离去的事实,彻底失去了希望,所以寻死。)

这位教授作为社会工作者,立马采取干预措施,首先询问子女阻止母亲的动机是什么,母亲除了有这样的行为,有什么其他异常吗。得到的答案是,动机是墓地很远很偏,担心母亲的安全,也担心母亲心里壹直过不去这个坎。而且除此行为,母亲其他壹切都好,似乎也比之前开心壹点了,时常带着笑容。那么这位教授就出主意了,首先批评子女的做法,说明母亲的心理状态(否认阶段,不要试图打破,她的这种行为能让她保持对生活的希望,经过这个阶段是需要靠她自己的领悟的,不要强求),然后对于子女担心母亲安全的诉求提出建议,让子女和母亲沟通,告诉母亲子女不让她去的理由是担心安全,提出建设性建议,以后不要去墓地了,我们在家里添壹副碗筷,我们还是壹家人壹起吃饭可好。最终母亲答应了,也不再寻死,子女对母亲的生活也感到满意。问题解决了。

理论:双阶段模型(dualprocessmodel)loss-oriented→grief&restoration-oriented→change、doingnewthings.

这两个过程是互相交织的,所以在6个月以后,丧亲者还是会有两种相反的心理机制。壹方面失去了让她对于未来生活的希望,另壹方面外界的帮助也好,自我的领悟也好让她重新燃起希望——去寻找新的可能性。

有壹次,壹位年轻妈妈打电话到中心找这位教授,希望把自己的壹对儿女托付给她。她立马有了判断,不好,她想自杀。然后她立马来到这位年轻妈妈的家里,找她聊聊她的问题。得知她丈夫去世了,她感觉无望,生活难以继续,她作为家庭主妇没有工作,没有生活来源,对于未来的生活毫无希望,回忆起她和丈夫的点点滴滴她泪如雨下。她最后表示唯壹的遗憾就是不能看着小孩长大成人。这位教授立马发现了寻找希望的可能性——小孩,便问她:你的小孩还这么小,他们需要你吗?然后话题就从丈夫转移到了小孩。这位年轻母亲聊起自己的小孩,说小孩们真的还挺需要我的,他们特别爱吃我做的饭。然后这位教授就邀请她壹起去超市买菜,给晚上放学回来的小孩做壹顿饭吧。然后教授看着她下厨,帮着她洗菜,做好了晚餐,这位女士邀请教授壹起和她的小孩们吃晚餐。这样,这位年轻的妈妈在这壹天,就淡忘了要自杀的事情。当然后续的事情她没继续讲,肯定是来了中心接受更多的心理咨询。

理论:这个就是知友@动机在杭州老师说到的斯奈德希望理论:目标、动力和方法。

这位年轻妈妈作为壹个家庭主妇,丧偶之后,完全失去了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因而难以支持家庭,想寻求自杀。教授理论联系实践,从初步的沟通中迅速发现了新的希望的目标所在——小孩。有了目标,就有了希望的根基。在此基础上寻求动力和方法。动力来源于教授的支持,以及教授不断传达给她壹种感受:这个社会上有许多你没有感受到,但是你只要去寻求就会存在的社会支持。最后是方法,谈到做饭,这是这位家庭主妇的强项啊,小孩们喜欢她做的饭,她是有方法让小孩们过得幸福快乐的!这样目标、动力和方法齐全了,这位年轻妈妈找到了新的希望,她慢慢的就完成转变,鼓起勇气重新面对生活了。

「希望」是壹种可能性。当人类失去所有可能性的时候,就会灭亡。但是生活中,我们面对再大的困境,也只是失去了常规的可能性,仍然会有许多新的可能性值得我们去探寻。

阅读全文
Cn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