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郭利方心理咨询工作室 > 心理科普 > 儿童心理 > 正文

北京焦虑(怎样缓解焦虑)

更新日期:2021-10-21 05:20:05  来源:www.lifang521.com

导读窗外高楼林立,霓虹灯闪烁,车辆在交叉的公路上川流不息;窗内觥筹交错,西装革履,妆容精致的人们举杯换盏间谈笑风生。电视剧里的城市生活,好像永远如此。人们似乎轻而易举的就能在城市里站稳脚跟,不需花费多大力气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北京焦虑

窗外高楼林立,霓虹灯闪烁,车辆在交叉的公路上川流不息;窗内觥筹交错,西装革履,妆容精致的人们举杯换盏间谈笑风生。

电视剧里的城市生活,好像永远如此。人们似乎轻而易举的就能在城市里站稳脚跟,不需花费多大力气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没有蓬头垢面的处理文件,甲方永远如此和蔼可亲,通勤路上神采奕奕,下班后也不会忘了去健身。

处在真实世界的我们不禁怀疑,难道只有自己过了个假日子?那些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的瞬间,莫非只有自己在经历?

提到北漂沪漂杭漂,现在的人们理所应当会感到的是重压之下的焦虑,但在几十年前那个城市发展不均、贫富差距较大的时期,"远方"就成为当时年轻人梦寐以求的地方,北京又是多少父辈心中的"白月光"?

直到现在,还有许多人仍在北京"漂着",而他们的生活,或许才构成了光鲜背后真正的样子。

北京焦虑

北京,你住在几环

北京是一个神奇的城市,它以故宫为中心,向四周进行拓展开发。正因这种不规则的圆形结构,北京从里面被划分出一个个环。

原住民自然祖祖辈辈紧紧围绕着北京的中心,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踏上北京这块富饶的土地,资源也逐渐聚集在靠近中心的区域。

那些赶上"北漂"热潮尾声的人最终没能拿到时代的馈赠,所幸五环开外的北京张开双手接纳了他们。这是大部分人的北京。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7年前,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51.6万,其中有一半以上住在五环以外。当发展的触角还未完全伸及,在这1000多万北京人里,他们又过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北京焦虑

One night in北京,我留下许多"通勤"

在北京,常能听到一句感慨: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的路上。那些住在五环外的远距离通勤者,无疑成为了舆论的聚焦。

在去年,北京的通勤时间居全国之首,达到了47分钟,是全国唯一单程平均通勤时间超过45分钟的城市。

而这只是整个北京的平均数,意味着还有许多处在五环外的人正承受着60分钟以上的极端通勤之苦。

早前媒体曾报道过一位普通的北京上班族,每日通勤往返要坐46站地铁,耗费3小时,"那感觉就像每天都比别人少活了3个小时,上班是为了下班,下班时为了回家睡觉,睡觉时为了第二天再上班。"

北京焦虑

北京的五环路全长98.58公里,在地图上形成了一个大大的不规则的圆圈。随着地铁6号线一路向东,便可刺破五环东部的圆润,来到五环外的北京生活。

在上下班高峰期,五六趟地铁过去仍挤不上是正常的,远距离的通勤令每一位上班人倍感消耗。车厢中人与人的距离已经近到一种尴尬的地步,挤地铁成了日常生活中固定上演的"噩梦"。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北京人上班的"舟车劳顿"?现实的回答总是充满着无奈。

根据北京的商圈划分,大致可分为王府井、西单、东二环、中关村、燕莎等十一个核心商圈,将商圈围绕的必然是金融区与高大的写字楼。这些寸土寸金的地方都处于五环内。

而在这里上班的人们却不见得有住在这里的经济基础,相对来说比较便宜的五环外自然而来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城市的变化犹如电影放映在地铁车窗,高楼逐渐远去,到达北京近郊,景物倏然变得不同。斑驳的楼群夹杂着新的建筑物,大片大片的灌木丛间,地摊小贩争相吆喝。

北京焦虑

这里的基础设施仍在完善,马路上有沙土,街边是小馆,想去商场,打车十几分钟也能到。生活很方便,却很难说繁华。

一首老歌唱出了对北京的感情:北京的夜里,留下了许多情。而许许多多的"五环外居民"只能苦笑着说:One night in 北京,留下了许多"通勤"。

教育资源的不均

如果说通勤是大部分年轻人面对的难题,那对于有孩子的北京人来说,五环外似乎给不了孩子极好的教育环境。

根据网上一份2019年北京重点小学名单显示,北京市排名前十的小学有:

北京二小(西城)、中关村一小、三小(海淀)、光明小学(崇文区)、北师大附小(海淀)、景山学校(东城)、北京小学(西城)、朝阳实验(朝阳区)、育明小学(西城)、史家小学(东城)。

在这十所学校中,有3所小学位于海淀区,其他6所小学平均分配在西城区和东城区。

北京焦虑

同时网上流传甚广的2020北京重点中学名单中,北京四中(西城)、人大附中(海淀)、北师大实验中学(西城)、北京二中(东城)、北大附中(海淀)、北京80中(朝阳)、北京八中(西城)、北京五中(东城)、师大附中(宣武)、师大二附中(西城)位列前十。

在这十所北京重点中学中,有两所学校位于海淀区,两所位于东城区,三所位于西城区,其他都平均分配在四环内,总是没有一所重点中学出了五环。

面对这种教育资源的集中,如果住在五环外的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上最好的学校,距离则成为了最大的阻碍。大人可以忍受长时间的通勤和路途劳顿,孩子未必能够长时间坚持。

况且将宝贵的学习与放松时间浪费在来回之中,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家长为了让孩子上所好学校。贷款买学区房的比比皆是。

北京焦虑

"法治周末"曾报道过这样一个事件,有家长经济能力不足,为了让孩子上重点学校,经过好一番查找、比对,终于找到一户面积只有5平方米,总价100万的小学学区房,在明知无法住人的情况下,仍贷款购买了下来。

这一方面体现了家长对教育资源分配的妥协,另一方面也展示了成年人处在社会之中的无奈。

但大手一挥买学区房的家长毕竟只占少数,面对北京的天价房子,大多住在五环外的北京人可能终其一生也买不来一套,他们的孩子也只能就近就读,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最好的安排了。

分布在城内的好医院

除了衣食住行,人免不了要看病,在选择居住地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考虑到医院的远近,万一发生紧急事件,能否在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那么好的医院自然是人们在条件允许下的第一选择。

在6年前北京市卫生计生工作委发布的北京市93家二级以上的医院住院服务DRG(疾病诊断相关组)评价结果显示:

北医三院(北四环)、协和医院(二环)、友谊医院(二环)、朝阳医院(本部三环内)、天坛医院(三环内)综合排名占前五。他们的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服务效率医疗安全都位居前列。

北京焦虑

这些医院有着全北京乃至全国顶尖的医护资源,一流的医用设备。其中两所医院位于二环,两所位于三环内,一所位于北四环,除此之外,没有一所是属于五环之外的。

"啊,五环,你比四环多一环;啊,五环,你比六环少一环......"这句相声段子似乎带着一些乐观的调侃,但这乐观背后却揭露的是赤裸裸的现实。

是的,四环五环六环,它的多少不仅体现在字面上,包括所有的资源、经济,也随着数字的变化而变化。

说出这句段子的人或许也带着某种对现实的讽刺,五环,你不就跟四环差一环吗?区区一环,又何以带来这么大的区别?

无所谓接受现实,我们一直活在现实之中

窗外仍是高楼林立,霓虹灯闪烁的北京,忙碌了一天的打工人终于卸下一天的疲惫,回到属于自己五环之外的家。

这就是五环外居民的真实生活场景,没有电视剧一般精致,但也没有到水深火热的夸张程度。或许我们偶尔被虚假的新闻所蒙蔽,被盛行一时的各地名媛所欺骗。

北京焦虑

但什么也没有比亲身体验的真实感更能让人静下心来思考:原来每个人眼里的北京,都是完全不一样的北京。

但每一个北京,无论是五环外看见的,还是五环内看见的,都是真实的北京。很多人就这样普通生活在真实的北京里,日复一日。无需掉着眼泪去同情,其实大多数中国人就是这样活着的。

他们也明白,那么多的人争先恐后涌向北京,就是因为北京的功能非常多,而国家现在也在对北京的资源进行宏观调控。

集聚不如疏解,以一种良性循环的方式,让外围的城市互动起来,将北京的产业、教育、医疗服务等配套设施引导着向外围开发。

在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人从五环外穿行到北京的各处,而过着的,将会是比现在更加美好、同时也十分真实的北京生活。

文/李清宇

阅读全文
Cnzz